第四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9月26-28日在江蘇如皋舉行,大會重點探討行業內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探究國內外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的最佳發展路徑。會議期間,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魏蔚分享了她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看法。

在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大趨勢下,魏蔚認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超前布局加氫基礎設施尤為重要。中國并不缺氫氣,缺的是高效的氫氣儲存、運輸和加注體系。因為氫氣的特點是密度太小了,所以要采用高壓和高密度的儲氫,液氫罐車、氫氣管道等多種儲運方式,最終能夠批量、經濟地到達加氫站,并且快速、高效地加注到車輛上,實現大功率、長續航里程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化運營。
魏蔚說,發展綠色氫氣是我們的終極方向,與此同時,在產業發展起來之前,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制氫還不具備大規模生產的時候,會輔以工業副產氫,或者是化石能源制氫的富余氫氣,來促進產業的發展,但只是一個過渡的過程,最終要走到可再生能源制氫方向,才能從根本上緩解中國能源危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非常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比其他汽車產業鏈條更長,它的發展成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魏蔚認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重點發展方向是在商用車領域,因為商用的柴油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并且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污染,所以說發展商用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大功率長續航里程,這才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路徑。而對于商用重型車輛而言,一是它的百公里氫耗是所有的車型中最高的。第二,作為商用車它需要非常高的續駛里程,甚至是高達800公里以上,因此燃料電池重卡更加需要大容量、高密度的車載儲氫。同時,商用車用戶對燃料的價格敏感度非常高,氫氣燃料加注到車輛的成本,最好能夠與現在的汽柴油價格持平甚至更低,這需要考慮全產業鏈的經濟性。所以為了迎合這樣一個高密度、低成本的儲氫需求,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發展大規模的氫液化工廠,實現液氫儲運、液氫和深冷高壓的車載儲氫,是燃料電池商用車的技術發展路徑。(趙雅惠) |